中国信科陈山枝:手机直连卫星的发展与展望——中国通信工业协会
  站内搜索
中国信科陈山枝:手机直连卫星的发展与展望
日期:2024-06-30     作者: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

 

 

    近日,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(国家无线电办公室)举办的“构建电磁频谱新发展格局高层次人才能力建设”高级研修班上,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、总工程师,科技委主任,无线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山枝博士围绕“手机直连卫星的发展与展望”作了交流与分享。

    陈山枝表示,手机直连卫星从5G起步、向6G发展,可提供全球无缝覆盖的通信网络,将成为6G的重要组成部分,并成为区别于前几代移动通信的重要标志。

    手机直连卫星的发展现状

    陈山枝指出,近年来,卫星制造水平的提高、发射成本的大幅降低,以及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的快速发展,人类活动范围的拓展及行业应用需求的扩展,向卫星通信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,手机直连卫星成为全球发展热点。

    近年来,美国AST SpaceMobile、LynkGlobal、SpaceX等公司均在测试或推出手机直连卫星业务,其中AST SpaceMobile测试的峰值速率高达14Mbps,Space X已经发射77颗手机直连卫星,预计逐步支持短信、语音和数据服务。2023年,我国首个自主研制的高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“天通一号”支持华为Mate60手机直连卫星。

    手机直连卫星的技术路线

    陈山枝针对无线信道传播特性的差异,卫星通信传播距离和时延对信号波形和传输方案的影响,星上处理能力受限和网络功能分布对通信性能的影响等进行了讲解,指出目前手机直连卫星主要有三条技术路线来实现。

    一是基于在轨卫星的定制手机直连卫星,卫星侧基本不改动,通过新定制终端实现手机直连。二是存量手机直连卫星,用户不需要更换4G和5G手机也不需要对其进行改动,通过对网络侧进行改动增强的方式实现手机直连卫星。三是基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(3GPP) 非地面网络(NTN)的手机直连卫星,用户手机和网络侧根据5G NTN协议进行改进增强。

    目前看来,三条技术路线各有优势,需要根据不同的国情、用户群体以及卫星通信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选择。

    手机直连卫星的技术政策挑战及发展趋势

    陈山枝分析了手机直连卫星的主要技术挑战,包括高增益天线、手机终端芯片一体化、星地融合组网、星地频率共享等;指出了当前手机直连卫星的工程和商业化挑战,包括卫星网络建设与运维成本依然很高、手机直连卫星的通信性能仍然很弱、全球化的网络监管体系亟需改进等。

    在讨论手机直连卫星的国内外监管政策时,陈山枝介绍了国际手机直连卫星的频率资源申报流程和协调机制,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(FCC)为手机直连卫星建立的空间补充覆盖(SCS)监管框架、SCS频段的范围以及干扰协调方法,以及我国在手机直连卫星网络资料申报和频率监管政策方面的情况。陈山枝强调,根据不同的技术方案,手机直连卫星系统可采用卫星移动业务(MSS)工作频段的方案或采用与国际移动通信(IMT)地面运营商共享频率的方案,针对不同的空地频谱共享策略需分别制定相应频率监管政策。

    陈山枝指出,国际社会对手机直连卫星频谱问题的关注度正在迅速上升,国际电信联盟(ITU)已经就此展开了深入讨论。2023年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专门设立了WRC-27议题1.13和议题1.14,分别针对基于地面IMT频率和新增MSS频率用于手机直连卫星的频谱相关问题进行研究。

    面对手机直连卫星发展带来的新挑战,陈山枝认为,需要从推动手机直连卫星国际频谱规则制定、加快开展手机直连卫星技术试验验证方面入手,加快推动我国手机直连卫星产业发展和落地。

相关新闻>>
· 公开征集对《5G核心网意图管理技术要求》等国家标准外文版 2025-04-28
· 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第四研究组相关工作组会议在上海 2025-04-24
·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工业互联网一体 2025-04-18
· 通信行业5项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公示 2025-04-11
· 关于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不再主办中国信息化年鉴 2025-04-06
· 公告: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不再主办中国信息化年鉴 2025-04-06
· 2025年全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业会在太原召开 2025-04-06
·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废止40-50吉赫兹(GHz)频段频率 2025-03-28
· 中国代表团完成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第六研究组会议参 2025-03-20
· 我国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新突破 2025-03-20
      版权声明:
1 网站注明“来源:中国通信工业协会”的所有作品,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:“来源:中国通信工业协会”。
2 凡本网站注明“来源:XXX”的作品,均转载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网站提供的资料如与相关纸质文本不符,以纸质文本为准。
 
      最新文章
· 公开征集对《5G核心网意图管理技术要
· 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第四研究组
·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
· 通信行业5项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公示
· 2025年全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高质量发
· 公告: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不再主办中国信
· 关于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不再主办中国信息
·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废止40-50吉赫
· 我国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新突破
· 中国代表团完成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
      随机阅读
·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《无线电法》立
· 苗圩:加快建设制造强国
· 习近平致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
· 张峰出席2014宽带通信及物联网
·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
·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
· 苗圩会见俄罗斯联邦通信与大众传媒
·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新版《中华人民
· 第十一届中国IT两会即将在京召开
· 苗圩赴浙江调研强调 大力培育发展
政府机关,相关协会网站链接
相关媒体网站链接
会员单位网站链接
关于我们 | 帮助信息 | 合作项目 | 联系我们 | 版权说明 | 诚聘英才
版权所有: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 备案号:京公网安备 11010800739 京ICP备05085487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