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信部加快物联网标准建设 政策驱动新兴产业破冰——中国通信工业协会
  站内搜索
工信部加快物联网标准建设 政策驱动新兴产业破冰
日期:2011-10-27     作者:通信信息报 责编:孙东风 通信工业协会

      当前,我国“十二五”建设大业全面展开,物联网作为业界共识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,面临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。国家及各地政府给予了物联网在政策、资金、试点等方面的扶持,很显然,多层面的政策投入已成为推动现阶段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最强动力。据《中国证券报》报道,云计算“十二五”规划已形成草案,工信部有意加快该规划的制定速度,初步设想与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同步推出。目前,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已提交部长办公会讨论。

      不过,我国物联网产业起步比较早,虽然已具备一定的技术、产业和应用基础,且前景广阔,但目前仍处于产业初级阶段,还存在一系列瓶颈问题和制约因素。放眼未来,我国物联网产业要想迎来新一轮科学、理性、有序的快速发展期,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。

    我国物联网今年规模将达2500亿元

    物联网被称为是继计算机、互联网后,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。据估算,物联网的投入是互联网的10倍,而产值可能比互联网大30倍,将会成为下一个万亿元级的市场

    为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,欧美、日韩等发达国家纷纷将物联网产业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,将其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,积极开展物联网技术研究、标准制定,加快推动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,力推物联网产业发展。不过,目前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尚不成熟,标准体系正在建立。目前,多个国家都在参与世界物联网各领域标准的制定。

    而我国物联网整体上处于初步阶段,标准不统一直接制约了产业的布局以及企业参与的积极性。此外,我国物联网产业还存在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、产业链发展不均衡、各行业间协作困难多、盈利模式无经验供借鉴等诸多问题。

    但我国物联网建设经历了此前一哄而上的热潮后,正逐渐进入理性发展期,在标准上寻求突破。

    今年3月,国务院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,提出物联网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。今年4、5月期间,又出台关于支持物联网发展的专项资金,重点支持物联网领域的技术研发、产业化标准制订。目前,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已提交部长办公会讨论。

    物联网作为信息技术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,是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的一块土壤,也是一个极具前景的市场。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叶甜春表示,2011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,到2015年将达到7500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%。

    多层面政策投入推动产业发展

    我国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,并将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关注和推进。新华社日前发布的《2011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》中指出,如果说国外物联网产业发展偏重于“市场驱动型”,国内则更贴近“政策驱动型”。目前,国家及各地政府给予物联网政策、资金、试点等方面的扶持,多层面的政策投入已成为推动现阶段物联网发展的最强动力。

    2006年,国务院发布的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(2006—2020年)》中关于“重要领域及其优先主题”、“重大专项”和“前沿技术”部分均涉及物联网的内容。2009年,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“要着力突破传感网、物联网关键技术,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,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、迈向信息社会的‘发动机’”。2010年,物联网等新兴战略产业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。2010年4月,财政部出台《物联网专项基金管理办法》,6月修订了《基本建设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》,增加了为物联网企业提供场所服务的贴息。

    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叶甜春透露,针对物联网的整体发展,发改委和工信部已有一系列的规划。到2020年前,中国规划了3.86万亿元的资金用于物联网产业化的发展。

    物联网越来越受重视,可以预见,未来相关扶持政策将不断出台。

    与此同时,各地政府纷纷响应,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,加大资金、人力、物力投入。据不完全统计,全国已有28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产业发展重点,众多城市将物联网列为主导产业,几乎所有一二线城市都在建设或筹建物联网产业园,其中以江苏、浙江、广东、上海等地实绩最为突出。

     物联网细分领域应用崭露头角

    《2010-2011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报告》认为,2010年以来,随着政策扶持不断加强,中国物联网加速起飞,逐渐形成了发展物联网的技术、产业和应用基础,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,在安防、家居、电力、交通、医疗、物流等领域也实现了初步应用。

    不过,我国物联网应用目前还主要是政府买单。而且,除交通、物流、电力等行业以外,面向其他行业应用领域的成功案例较少,基于消费领域的需求尚未形成。

    从长远考虑,应用先导,市场驱动依然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源动力,更符合中国市场需求。因此,以现有应用为基础,扩大应用规模领域,同时挖掘新应用潜力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。

    实际上,物联网在细分领域的应用已崭露头角,虽然对多数人而言,物联网仍然比较陌生、抽象,但它的应用确实已经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,安防、移动支付、智慧医疗等发展前景广阔。专家指出,物联网真正实现万亿级产业规模的时间节点可能在“十三五”后期。而从应用产业发展来看,“现有市场规模还不大的领域,恰恰是下一阶段的发展重点。包括智能交通、健康医疗、基础设施等。”

    同时,物联网也对互联网、信息化产业产生重大影响。业内专家表示,推广物联网技术和发展物联网产业将会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,能够带动包括电子信息产业制造、软件产业、信息服务业以及其他众多产业的发展,从而培育相关产业的龙头企业,有利于培育我国企业做大做强。

    可以说,今年是我国物联网发展从概念走向现实,加快推进“产业发展与应用引领”的一年。不过,尽管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,政策、资金支持利好产业发展,但就其培育和发展而言,绝非一蹴而就,不仅需要战略性的眼光,也需要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。不久的将来,随着利好政策的不断制定出台,中国物联网产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理性、有序的发展时期。

相关新闻>>
· 公开征集对《5G核心网意图管理技术要求》等国家标准外文版 2025-04-28
· 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第四研究组相关工作组会议在上海 2025-04-24
·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工业互联网一体 2025-04-18
· 通信行业5项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公示 2025-04-11
· 关于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不再主办中国信息化年鉴 2025-04-06
· 公告: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不再主办中国信息化年鉴 2025-04-06
· 2025年全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业会在太原召开 2025-04-06
·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废止40-50吉赫兹(GHz)频段频率 2025-03-28
· 中国代表团完成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第六研究组会议参 2025-03-20
· 我国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新突破 2025-03-20
      版权声明:
1 网站注明“来源:中国通信工业协会”的所有作品,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:“来源:中国通信工业协会”。
2 凡本网站注明“来源:XXX”的作品,均转载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网站提供的资料如与相关纸质文本不符,以纸质文本为准。
 
      最新文章
· 公开征集对《5G核心网意图管理技术要
· 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第四研究组
·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
· 通信行业5项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公示
· 2025年全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高质量发
· 公告: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不再主办中国信
· 关于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不再主办中国信息
·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废止40-50吉赫
· 我国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新突破
· 中国代表团完成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
      随机阅读
· 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组织召开深化
· 两部门联合召开手机产品国家监督抽
· 关于聘请张永平同志为中国通信工业
· 第七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推介会在
· 河南通信管理局研究改进互联网网间
· 手机音乐铃声收费问题引起各方重视
· 河北通信管理局全力推动重大国家战
· 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参加信息消费
· 陈肇雄出席国际电信联盟2018年
· 欢迎亮风台(上海)信息科技有限公
政府机关,相关协会网站链接
相关媒体网站链接
会员单位网站链接
关于我们 | 帮助信息 | 合作项目 | 联系我们 | 版权说明 | 诚聘英才
版权所有: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 备案号:京公网安备 11010800739 京ICP备05085487号-1